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已经养成了看电影之后还要看彩蛋的习惯,《哪吒》,算是在“片尾彩蛋”上能够讨得观众广泛欢迎的华语片之一了,所以《姜子牙》继续汲取《哪吒》的成功经验,也在片尾放置了三个彩蛋。但这三个彩蛋给人的感觉就没有《哪吒》的“片尾彩蛋”那么好了,甚至后两个彩蛋让人感觉《姜子牙》简直就是在自毁。
先说第一个彩蛋,除来仨“封神”角色——雷震子、杨戬和黄天化,都没有任何具体形象,只有人物剪影,而且不像《哪吒》的“片尾彩蛋”准确预告下部作品就是《姜子牙》,这个彩蛋并没有出现下一部“封神”作品的片名。
所以,影迷们心中期盼的“封神宇宙”,恐怕也只能是影迷们的一个美好愿望罢了。看完《姜子牙》也不难发现,这部影片跟《哪吒》并不共享一个背景和世界观,基本上就是各拍各的,最显著的证据就是申公豹这个角色在两部影片中就是两个人,毫无关联性可言。
于是也就不难看出,片方恐怕也并没有开创“封神宇宙”的雄心与能力,即便“封神”角色的动画电影能够持续拍下去,也只不过是“封神”系列电影罢了,并没有达到剧情、角色彼此关联,形成“封神宇宙”的程度。
第二个彩蛋则是《姜子牙》自毁的第一步,就是那个曾经在今年1月放出过网络高清版的“哪吒姜子牙联动短片”,又作为“第二个彩蛋”放到片尾里了。虽说大家在片尾看到的这个彩蛋,比网上放出的短片多了那么几秒,就是姜子牙最后想起哪吒的豁牙,强迫症再次发作的那几个镜头,但此前的情节都是一模一样的。“片尾彩蛋”就是给观众“送惊喜”的,都已经是在网上早就看过的内容,还有啥“惊喜”可言呢?
更为致命的是,这个“彩蛋”单看虽然蛮有趣,也能顿时让影院充满笑声,但这种同《哪吒》类似的轻松逗趣基调,会让观众笑过之后,瞬间跟刚看过的悲情压抑无笑点的《姜子牙》形成鲜明对比,于是“彩蛋比正片好看系列”、“彩蛋全场最佳”等调侃,就出现在《姜子牙》的映后评论中了。
所以,就算这个彩蛋再好看、再能讨好观众,对于《姜子牙》这部影片来说都是错的,反倒让人鲜明感受到了《姜子牙》是如何地不够好看、不够讨好观众。把这种彩蛋片尾,不就是“自毁”吗?
而且,《姜子牙》在“片尾彩蛋”上自毁这么一次还不够,居然还要通过第三个“片尾彩蛋”再自毁一次,真是让人无语了!把彩条屋的下一部动画作品《深海》的先导预告片放进“片尾彩蛋”里,对《深海》的宣传效应当然是巨大的,海底世界的画面一出现,观众立刻会感觉好美啊、好立体啊、好3D啊、好想看啊!但翻回头来马上就会想到,这种立体感在《姜子牙》里怎么看不到啊?这就有些无语了。